尽管水电复苏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迅速部署推动发电量大幅增加,但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电力需求激增,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基本保持不变。
国际能源署(IEA)7月24日发布最新《煤炭年中报告》,其中对全球煤炭市场最新动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报告指出,随着全球两个最大煤炭消费国中国和印度电力需求强劲增长,2023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同比增加2.6%,创历史新高。
去年,尽管电力和工业煤炭需求均出现增长,但主要是由于水力发电不足且电力需求快速增加,因而增加燃煤发电来填补缺口。
“分析显示,根据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趋势,2024和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可能基本持平。”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和安全主任Keisuke Sadamori表示。“太阳能和风能持续快速部署,叠加中国水电复苏,给煤炭消费带来了巨大压力。”
不过他表示,电力行业是全球煤炭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几个主要经济体的电力消费增长仍十分强劲。如果没有如此快速的电力需求增长,今年全球煤炭消费将有望下降,而结构性趋势意味着全球煤炭需求将达到峰值并很快开始下降。
—— 全球贸易 ——
2023年全球煤炭贸易量曾创下历史新高,两大主要进口地区欧洲和东北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煤炭贸易量合计下降约5000万吨,但印度、东南亚地区和中国贸易量增长抵消了这一下降。
2023年,中国煤炭进口量达到前所未有的4.8亿吨,比之前的纪录高位增加1.4亿吨或40%,主要是由于煤炭需求强劲、库存积累以及煤价较2021-2022年明显回落。这推动全球国际煤炭贸易量超过了2019年的高点,首次超过15亿吨,而海运煤炭贸易也创下了13.8亿吨历史新高。
2023年,几乎所有主要出口国的煤炭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但俄罗斯是个例外,主要是受制裁影响。印尼则成为首个煤炭年度出口量超5亿吨的国家,凸显了该国提升煤炭产量和出口量的灵活性。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对中国廉价煤炭的出口,蒙古国煤炭出口量增加至7000万吨,是2022年的两倍多,是2021年出口量的四倍多。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煤炭贸易量预计将创下新高。其中,欧洲和东北亚地区的煤炭需求疲软继续带动煤炭进口量下降,同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德国和欧盟其他国家预计煤炭(尤其是动力煤)进口量将下降。
相比之下,预计中国、印度和越南的煤炭进口将增加。分析显示,这些国家2024年煤炭贸易量将略超2023年水平,并创下新高。不过也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果政策发生变化,中国的进口量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
供应方面,预计印尼以及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美国将额外增加煤炭供应,以满足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同时填补俄罗斯出口下降带来的供应缺口。另外,蒙古国对中国的煤炭(主要是炼焦煤)出口预计将增长。
—— 主要进口国 ——
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增长2.6%,达到87亿吨,创历史新高,主要是受中国(2.76亿吨,增幅6%)和印度(1.05亿吨,增幅9.2%)需求强劲增长带动,抵消了欧盟(1.03亿吨,降幅22.5%)和美国(8100万吨,降幅17.3%)需求的大幅下降。
电力行业占全球煤炭需求的三分之二,去年,煤炭消费在全球电力和工业领域均有所增长。2023年,全球燃煤发电量同比增长1.9%,达到10690太瓦时(TWh),创下新高。由此来看,煤炭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发电来源。
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预计将基本持平。随着中国水电复苏、风电和太阳能大幅扩张,预计将缓和2024年全球煤炭发电量的增长,但由于服务业和工业需求强劲增长,带动了整体电力消费量的上升。
由于电力需求强劲和水力发电低迷,2024年上半年,印度和越南的煤炭需求均有所增加。同时,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推高了工业煤炭消费。不过,由于上半年需求异常强劲是受特殊天气条件推动,进入下半年后印度煤炭需求增速预计将放缓。
在美国,自2008年以来煤炭消费量一直在下降,由于电力行业从煤炭到天然气的过渡放慢,2024年上半年煤炭需求同比几乎没有变化。在欧盟地区,继2023年煤炭需求下降22%之后,预计2024年将继续下降19%,主要是由于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继续扩张,同时电力需求相对疲软。
报告显示,根据目前的假设,预计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基本保持平稳,但天气、经济活动、天然气价格及其他因素仍可能导致煤炭实际需求产生小幅波动,对于占全球煤炭需求三分之一的中国电力行业而言尤其如此。
展望2025年,发达经济体的煤炭需求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很可能进一步增长,而中国是关键变量。根据最新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与2024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约为87亿吨。
—— 全球煤炭供应 ——
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接近90亿吨。其中,占全球产量70%的三大煤炭生产国中国(3.4%)、印度(12%)和印尼(13%)的煤炭产量均出现显著增长,全球煤炭产量达到了89亿吨的历史新高。
为保障能源安全、缓和煤价波动带来的影响,去年中国大幅增加国内煤炭产量;而在印度,能源安全同样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过去频繁的供应短缺已经使政府将注意力转向减少进口;尽管国内需求不断增加,但印尼煤炭生产仍以出口为主,因此,2023年印尼煤炭产量明显增加,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在全球第四大煤炭生产国美国,由于出口和库存增加,煤炭产量同比下降2.8%,远低于需求。同时数据显示,尽管出口受到制裁,但俄罗斯煤炭产量仅出现小幅下降。
经过对2024年上半年的分析显示,预计2024年煤炭产量与2023年基本持稳,同比微幅下降0.7%,主要是由于中国产量下降1.7%。
中国占全球煤炭产量的二分之一,今年以来,中国加强了对国内主产区的安监力度。同时,由于需求增长放缓、整个供应链库存充足以及进口增加,国内煤炭增产压力有所缓和。印度继续鼓励生产并减少进口,以避免煤炭短缺情况。与此同时,印尼目标在2024年生产煤炭7.2亿吨,但已获得开采许可的产量已达9亿吨以上。另外,印尼煤炭实际产量还取决于国际需求,尤其是中国的需求。
在美国,预计2024年上半年煤炭产量将下降17%,部分是由于2023年基数较高以及发电厂的库存维持高位。尽管2024年上半年美国煤炭需求保持平稳,但由于库存较高,煤炭产量将继续下降。2024年,俄罗斯煤炭产量预计将保持稳定,国内需求仍然强劲,出口预计将小幅下降。欧洲煤炭产量将呈下行态势。报告预计,在此背景下,2024年全球煤炭产量将略有下降。
—— 价格 ——
近年来,新冠疫情、经济复苏、俄乌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危机导致市场状况异常,能源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波动,而煤炭受影响较大,且呈现出煤种和地域性差异。
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加剧了煤炭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煤价出现了大幅波动。2023年全球煤炭供应再次大于需求、加之天然气价格下跌、能源安全担忧减弱以及全球煤炭贸易流向重新分配,动力煤价格大幅回落。
不过,自2023年以来,全球煤炭价格一直高于疫情前水平,但整体处于正常范围内,直至2024年年中,全球动力煤价格基本维持稳定。
总体来看,在经历过近年来的市场动荡之后,金融市场表现出与实体市场相类似的稳定性,而鉴于煤炭和天然气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天然气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一定程度上在煤炭市场反映出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煤炭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