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 材料先行——材料工业专家一席谈
时间:2023-06-08发布者: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电石行业

制造强国 材料先行——材料工业专家一席谈

在日前举行的锂资源和锂电新能源论坛上,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室主任王本力提出,要打造制造业强国,必须“材料先行”,首先建设材料强国。

“我国材料工业‘大而不强’,与材料强国之间存在不少差距。”王本力举例说,我国原材料企业总量和规模世界第一,更是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和第二大石化产品生产国,但企业的盈利能力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世界财富500强上榜原材料企业的平均利润约15.4亿美元,美国的这一数据为86.4亿美元、日本为34.2亿美元。94家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为54.1亿美元。
“欧美日等都制定了材料工业的发展计划,材料及上游原料往往成为国际上‘卡脖子’的手段。”王本力说,“我国材料工业的短板和瓶颈非常突出,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高,关键战略资源保障能力不强,专用装备、高端仪器、基础软件、核心原辅料等自我保障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较高。”
此外,他认为,我国材料工业还存在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与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并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不高、资源能源消耗较高、数字化水平难以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他认为我国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材料企业,尚未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体系,标准、检测、评价、认证等配套服务也不够健全。
面对“大而不强”的现状,王本力认为,要“材料先行”。首先改变材料的研发、供给体系,从最初的“一代装备、一代材料”向“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转变,构建与制造业大国相匹配的材料工业体系。
他提出五个建议:一是加快制定材料强国战略,二是实施基础材料提升工程,三是前瞻布局新材料领域未来产业,四是实施材料效率提升工程,五是强化人才和政策支撑。
  “要转变我们的发展理念,从品种、品质、品牌这三方面提升基础材料。”王本力表示,具体而言,要加强基础材料的检测、认证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根据产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淘汰和制修订一批材料标准,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打造大中小良性发展的企业生态体系,选择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应用水平高的材料生产或应用企业集聚区,培育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材料工业也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王本力表示,应强化创新引领,紧盯国际材料研究前沿,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材料的研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产业需求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重点发展智能材料、生物健康材料、新能源信息材料、空天材料等领域。
  “材料工业是典型的需求牵引产业。前瞻地预测未来社会的形态以及产业的发展,才能把握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王本力说。(来源: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