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全球能源市场出现哪些变化?
时间:2023-02-24发布者:杜瑞 煤炭资源网

自去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至今已持续整整一年时间。过去一年来,除双方战事胶着以及由此引发全球经济和政治震荡外,对全球能源市场也带来了巨大变化。


  市 场 弹 性 增 加  

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一场以欧洲国家为主的能源“抢夺战”拉开序幕。全球能源供应一时间陷入极度紧缺状态,导致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当时,由于俄罗斯供应受影响,能源危机席卷全球市场,动力煤和天然气现货价格接连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国家开始通过重启煤电、寻求替代能源来源等措施减少天然气消费、降低能源成本,缓慢摆脱能源短缺状况,降低对俄能源的依赖。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已基本恢复到冲突爆发前的水平。


截止2月22日,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80.5美元/桶,已低于去年2月23日的96.84美元/桶;上周末北亚市场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收于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低于俄乌冲突爆发前的24.4美元/吨。


煤炭方面,目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60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169.9美元/吨,大幅低于去年2月23日的244.3美元/吨。另外,铁矿石、铜等商品现货价格也都已降至冲突爆发前以下的水平。


由此来看,全球能源市场弹性明显增加。同时,俄罗斯也改变了原油、煤炭等产品的出口流向,并且逐渐适应了欧洲天然气和煤炭需求骤减对其自身带来的影响。


  贸 易 流 向 改 变  

       

一直以来,欧洲国家能源需求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从俄罗斯进口,其中天然气占比达40%左右,部分国家占比达55%以上。同时,欧盟每年进口的煤炭中近46%来自俄罗斯。


以煤炭为例,受俄乌冲突影响,2022年,欧洲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量骤减,尤其是去年8月份欧盟对俄煤炭进口禁令生效以来,从南非、美国和印尼等国家寻求替代供应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南非向欧洲国家出口煤炭1965.07万吨,同比大增6.7倍;印尼向欧洲国家出口煤炭611.61万吨,同比大增14倍。


同时,受国际煤价大涨以及欧洲需求增加影响,印度对澳大利亚和南非高卡煤的需求明显下降,而更多地转向增加印尼低卡煤进口。2022年,印度从印尼进口煤炭1.07亿吨,同比增加47.55%,而进口澳大利亚和南非煤同比分别下降36.76%和22.01%。


另外,受对俄煤炭进口禁令影响,更多低价俄罗斯煤炭进入中国、印度市场。尽管无法获得俄罗斯煤炭出口数据,但从两国进口数据来看,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6806.4万吨,同比增长19.43%;印度进口俄罗斯煤1683.61万吨,同比大增1.3倍。


俄乌冲突爆发后,在地缘政治影响下,全球煤炭贸易流向较此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实际贸易量仍受到天气、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限制。


  中 国 依 赖 度 下 降  


去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六年来首次下降,创近四年来新低。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煤炭进口量2.93亿吨,同比下降9.38%,表明中国市场对进口煤的依赖度正在下降。


2022年,受印尼煤炭出口政策调整以及俄乌局势影响,欧洲采购印尼和美国资源增多,导致这些国家流入我国市场的货源减少,进而影响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回落。同时,煤炭进口需求减少,还受国内保供稳价政策的支持,长协供应得以保障。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而且意识形态不同的国与国之间的摩擦也在不断加剧,这可能会促使原有的国际能源贸易格局进一步被打破,同时助推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进口煤价高位、国内供应增加,未来中国对进口市场依赖或将继续下降。


整体来看,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能源市场弹性明显增强,贸易流向转变,世界各国似乎已经“适应”当前的供需结构。不过最初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带来的影响仍在继续,许多国家燃料零售价格和电力成本仍远高于冲突爆发前水平。同时,去年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通货膨胀及相应的货币政策收紧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持续影响。 


来源微信公众号:煤炭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