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 ● 两会特讯】今日头条 为什么好看的影视剧越来越少了?政协委员:这个“症结”必须根除
时间:2022-03-11发布者:今日头条

近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京开幕,一个个关乎民生的提案,纷纷上了热搜,而影视、明星等话题,作为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产业,自然也聚焦了大众的目光。其中,全国政协委员石磊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就提到了大家最关心的影视、明星等文娱行业问题——天价片酬。在他看来,如果想让影视、明星等文娱行业可持续良性发展,这个顽疾不得不除。

天价片酬,正在摧毁影视生态
这是影视行业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影视行业看似高速发展、一片繁荣,真正的剧迷们却发出了疑问:为什么“大制作”接二连三地上映,能打的却屈指可数?
政协委员认为,这一本末倒置的现象是由“大IP+明星”的落后制作思路,以及“高片酬泡沫”造成的。换句话说,所谓“大制作”的钱,都花在流量哥哥们的肖像使用权上了——这是一群让儒雅深沉的陈道明忍不住“痛骂”,脾气温和的巩汉林频频摇头的无实力派“塑料演员”。
但是,为了他们这张广受粉丝们喜欢的脸,影视公司不仅开出天价片酬,还得花费大量资金帮他们“扬长避短”——不会唱歌,可以修音;不会台词,可以配音;不会打戏,可以用替身;不想到场,甚至可以抠图!
而真正需要钱,并且投入产出和剧集质量呈直接相关的制作环节,又能剩下多少钱呢?
答案是,屈指可数。
譬如密集筹备中的头部续集《庆余年》《雪中悍刀行》续集,公开数据说投入五六亿的预算,却有接近一半的钱得用于支付演员的薪酬!难怪观众们说它们的前作看起来“五毛”,这是因为剩下的制作费用真的只有“五毛”。
政协委员还提到,天价片酬不仅一再拉低了影视剧集的质量,还给年轻演员们做出了极坏的示范,滋长了妄自尊大、奢靡享受的不良之风。
曾经,老一辈艺术家如赵丽蓉、蓝天野、李雪健等言传身教,告诉大家“戏比天大”。当流量当道,还获得如此高的薪酬后,大家就光知道“戏比人大”了,还会踏踏实实地钻研表演吗?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琢磨那张脸,可比琢磨演技容易得多。
不仅如此,普通大众对于“劳动”的认知,也因为这些天价片酬遭到严重破坏——大家仿佛形成了一条思维定势,一提起演员,就会想起他们的天价片酬,以及他们拖欠的天价税金。
要知道,邻国日本最挣钱的女演员吉高由里子,单集片酬不过7万,而流量哥哥轻轻松松就薪酬过亿,相当于一个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而40年如一日,为人类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诺贝奖获得者屠呦呦,拿到的奖金也不过300万人民币!
政协委员认为,这样悬殊的对比,很难不让公众愤怒。
整治天价片酬,大家势在必行
适逢此时,政协委员石磊也借此机会,抓住“天价片酬”的症结——各线演员或为了名或为了利而竞相追逐要求更高的片酬,追求各种曝光机会以求获得更多的资源行业,以至于指导价格失衡。
对此,石磊就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建议规定剧集、综艺主演片酬上限,建议将单个演员片酬限定在不超过40万元/集;男女一号演员的片酬总和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10%。用限薪戳破“泡沫”,让影视行业各个环节的活力可以充分涌流,形成良性的循环。
其次,建议由演员协会发起自律公约,参考入行年限、所获奖项、近三年作品口碑等,为演员评定“职称”。评级定期举行,适应动态调整片酬的需求——有多大能力,就拿多少钱,让踏踏实实的创作者不会寒了心。
再次,建议按照《“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特别指出的那样,推广使用标准化、制度化、制式统一的片酬等劳务合同,并将演员片酬合同纳入成片审核环节,加强过程中管理。
这三套组合拳,涉及薪酬限制、审查,以及演员价值评价机制,拳拳到肉,打到了“天价片酬”的上,也让影视公司不得不思考未来的规划和路径——如何花好每一分预算,如何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影视作品和德才兼备的明星艺人,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希望好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劣质明星越来越少。

声明:内容来源于今日头条。